转眼间2020年已然结束,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21年,在过去的2020年里,科学家们在阿尔兹海默病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编就对本年度科学家们在该研究领域取得的重磅级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1】bioRxiv:通过编辑人类神经细胞中的关键基因或有望改变其患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
doi:10.1101/2020.10.27.357830
此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阿尔兹海默病发生的其中一个风险因素就是脑细胞中β-淀粉样蛋白的积累,而且某些人群机体中携带有名为A673T的基因突变,相比一般人群而言,表达该基因突变的人群患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要比前者低4倍,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编辑人类脑细胞使得个体机体携带基因突变A673T,同时他们发现这或许会降低个体患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
【2】Cell: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随年龄增长体内Tau蛋白的变化情况
doi:10.1016/j.cell.2020.10.029
多年以来,制药公司在开发针对β淀粉样蛋白的阿尔茨海默氏病药物方面的成功非常有限。最近,药物发现已经转向针对tau的药物的研发。这个新发现可能有助于目前针对tau的药物的开发,因为它表明该蛋白可能在疾病早期出现一组靶标,而在疾病后期则会发生改变。首席研究员Judith Steen说:“阿尔茨海默氏病中的tau蛋白在每个阶段看起来都不同。我们发现tau在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逐步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化学修饰。这表明我们需要针对疾病的每个阶段进行不同的诊断和治疗。”
【3】Nat Neurosci:大脑星形细胞过度激活与阿尔兹海默症发生之间的联系
doi:10.1038/s41593-020-00735-y
近日,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IBS)和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KIST)认知与社会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证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严重程度是AD发病的关键指标,这使人们认识到对于当前的AD机制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在其基于毒素受体的动物模型中,研究小组对体内的星形细胞反应性进行了微调。他们发现,轻度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可自然逆转其反应性,而重度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可引起不可逆的神经变性,脑萎缩和认知缺陷。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严重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诱导的神经变性已在注射病毒的app / PS1小鼠中成功复制。这些结果表明严重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足以神经变性。
【4】PNAS & Cell Rep:科学家成功揭示阿尔兹海默病的新型治疗性靶点 有望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
doi:10.1073/pnas.2008762117
尽管近些年来科学家们清楚研究了阿尔兹海默病发病的病理学机制,但目前针对这种疾病依然没有一种有效的治愈手段,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常规的研究方法限制了科学家们用于识别药物开发分子靶点的能力,分子和病理学途径分析一般会将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作为一个单一的单元进行分析,通常也会低估不同脑细胞类型对阿尔兹海默病的作用及其异常表现;尤其是那些并不常见的细胞类型,比如小胶质细胞(大脑中固有的免疫细胞)和神经血管细胞(尤其是内皮细胞),其二者分别在总的大脑细胞群体中占到了不到5%和1%的比例。
【5】JNNP:新发现!中国科学家发现10种阿尔兹海默病发病风险因素!
doi:10.1136/jnnp-2019-321913
图片来源:Wikipedia/public domain
【6】Nat Rev Neurol:人工智能技术或有望加速并改善阿尔兹海默病的诊断
doi:10.1038/s41582-020-0377-8
很多神经性障碍的主要风险因素是年龄,随着全球人群预期寿命的延长,患有神经变性疾病的患者的数量预计也会达到前所未有的数量,研究者预测,截止到2050年,仅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数量就会增加两倍,达到1.15亿,这对健康卫生系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AI技术(比如机器学习算法)在疾病症状恶化前检测神经变性疾病,这就能够改善患者因成功疾病修饰疗法而获益的机会。
【7】Nature子刊深度解析!阿尔兹海默病与糖尿病发生之间的神秘关联!
doi:10.1038/s41594-020-0442-4
大约120年前,美国的医生Eugene Lindsay Opie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中发现了不寻常的蛋白沉积物,其与多种神经变性疾病患者大脑中发现的沉积物非常相似,2型糖尿病是一种最广泛的疾病之一,此前被称为成人糖尿病,这种名为胰岛淀粉样蛋白的沉积物由称之为原纤维的小型蛋白线束组成,在糖尿病发生的情况下,其由肽类激素Iapp组成,而在胰腺中,其则会促进负责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功能异常甚至死亡,胰岛素在帮助机体降低血糖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8】JAMA Neurol:深度解析!科学家鉴别出能有效降低人群阿尔兹海默病风险的关键基因突变!
doi:10.1001/jamaneurol.2020.0414
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是否KL-VS HET+状态能够保护机体抵御衰老相关的神经变性疾病,比如阿尔兹海默病(AD)等;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AMA Neurology上题为“Association of Klotho-VS HeterozygosityWith Risk of Alzheimer Disease in IndividualsWho Carry APOE4”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寻找能与APOE4(载脂蛋白e4)等位基因相互作用降低阿尔兹海默病风险的遗传因素时,他们发现,KL-VS的杂合状态或能保护机体抵御年龄相关的表型变化及认知功能下降,但目前研究人员并不确定其是否能保护携带APOE4的人群免于AD。
【9】Nat Med: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揭示葡萄糖代谢蛋白与阿尔兹海默病之间的神秘关联!
doi:10.1038/s41591-020-0815-6
蛋白质网络模块能与糖代谢联系起来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模块,同时成为与AD病理学和机体认知相关最相关的模块之一;这种模块能够富集AD遗传风险因素及与抗炎性状态相关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蛋白标志物,这就表明,其所代表的生物性功能在AD发病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来自该模块的蛋白质在疾病发病早期的脑脊液中水平会发生升高。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识别出了疾病特异性的蛋白和生物学过程,其或能帮助开发新型的靶向性疗法,此外他们还发现,能调节机体葡萄糖代谢的一组蛋白及在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中扮演保护性角色的蛋白或与阿尔兹海默病的病理学进展及机体认知损伤强烈相关。
【10】Cell Rep:炎症或会诱发阿尔兹海默病的致命性循环
doi:10.1016/j.celrep.2020.02.025
图片来源:public domain
【11】Neurology:震惊!仅一晚不睡就会增加年轻男性患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
doi:10.1212/WNL.0000000000008866
【12】Neuron:疱疹病毒感染真的与阿尔兹海默病发生有关?科学家们提出质疑!
doi:10.1016/j.neuron.2019.11.009
研究者Zhandong Liu说道,与所有类型的痴呆症一样,阿尔兹海默病的主要特征为大量神经元细胞的死亡,识别出神经元为何会在阿尔兹海默病大脑中发生死亡或许有望帮助阐明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开发出新型疗法。此前有研究理论认为,诸如某些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或会诱发阿尔兹海默病,此外,2018年一项研究表明,与健康老龄化受试者或遭受其它形式神经变性疾病的患者的大脑组织相比,研究者对1000多名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尸检脑组织进行分析后发现,人类疱疹病毒6A(HHV-6A)和人类疱疹病毒7(HHV-7)的水平增加了。
【13】Science子刊解读!降低YKL-40蛋白表达水平有望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
doi:10.1126/scitranslmed.aax3519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YKL-40是昼夜节律紊乱和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可能联系,靶向这种蛋白的疗法可能会减缓这种疾病的进程。研究者Erik Musiek博士说,“如果你的昼夜节律时钟(circadian clock,即生物钟)多年来都不太正确---你经常遭受夜间睡眠中断和白天打盹的痛苦--慢性失调的累积效应可能会影响炎症途径,从而使你积累更多的淀粉样蛋白斑块。”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斑块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特征之一。“我们希望更好地了解昼夜节律时钟如何影响YKL-40,可能为减少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堆积带来新的策略。”
【14】Science:重磅!非典型的转亚硝基化级联反应导致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突触丢失
doi:10.1126/science.aaw0843
这种新发现的一系列异常化学事件,被称为“蛋白转亚硝基化反应(protein transnitrosylation reaction)”,导致突触丧失,而突触丧失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记忆丧失和认知能力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Lipton解释说,最近开发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法的大多数尝试都是针对称为β淀粉样蛋白的粘性蛋白,这种蛋白在患者的大脑中积累,破坏细胞通信并引起炎症。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尝试在临床试验中失败了。
【15】Nature:研究揭示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生机制
doi:10.1038/s41586-020-2681-2
联系人:赤峰赛林泰药业有限公司
电话:0476-5986366
邮箱:slt@saliont.com
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经济开发区农大街8号